廣東宏展科技有限公司
北京宏展儀器有限公司
聯系電話:13141412786
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*悠久、享譽海內外的高等學府之一,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國內重點大學。經過118年的不懈努力,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“綜合性、研究型、國際化”的國內**、國際知名大學。
十九世紀末,甲午戰敗,民族危難。中國近代有名實業家、教育家盛宣懷和一批有識之士秉持“自強首在儲才,儲才必先興學”的信念,于1896年在上海創辦了交通大學的前身——南洋公學。建校伊始,學校即堅持“求實學,務實業”的宗旨,以培養“**等人才”為教育目標,精勤進取,篤行不倦,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已成為國內有名的高等學府,被譽為“東方MIT”。抗戰時期,廣大師生歷盡艱難,移轉租界,內遷重慶,堅持辦學,不少學生投筆從戎,浴血沙場。解放前夕,廣大師生積極投身民主**,學校被譽為“民主堡壘”。
新中國成立初期,為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,學校調整出相當一部分優勢專業、師資設備,支持國內兄弟院校的發展。五十年代中期,學校又響應國家建設大西北的號召,根據國務院決定,部分遷往西安,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。1959年3月兩部分同時被列為國內重點大學,7月經國務院批準分別獨立建制,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啟用“上海交通大學”校名。歷經西遷、兩地辦學、獨立辦學等變遷,為構建新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,促進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。六七十年代,學校先后歸屬國防科工委和六機部領導,積極投身國防人才培養和國防科研,為“兩彈一星”和國防現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改革開放以來,學校以“敢為天下先”的精神,大膽推進改革:率先組成教授代表團訪問美國,率先實行校內管理體制改革,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資捐贈等,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的教學科研改革。1984年,鄧小平同志親切接見了學校領導和師生代表,對學校的各項改革給予了充分肯定。在國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,學校以“上水平、創**”為目標,以學科建設為龍頭,先后恢復和興建了理科、管理學科、生命學科、法學和***科等。1999年,上海農學院并入;2005年,與上海**醫科大學強強合并。至此,學校完成了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布局。近年來,通過國家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的建設,學校高層次人才日漸匯聚,科研實力快速提升,實現了向研究型大學的轉變。與此同時,學校通過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等世界**大學的合作辦學,實施國際化戰略取得重要突破。1985年開始閔行校區建設,歷經20多年,已基本建設成設施完善,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學校園,并已完成了辦學重心向閔行校區的轉移。學校現有徐匯、閔行、黃浦、長寧、七寶、浦東等校區,總占地面積4893畝。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設,學校的各項辦學指標大幅度上升,實現了跨越式發展,整體實力顯著增強,為建設世界**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交通大學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。一百多年來,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20余萬各類優良人才,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、科學家、社會活動家、實業家、工程技術專家和醫學專家,如江**、陸定一、丁關根、汪道涵、錢學森、吳文俊、徐光憲、張光斗、黃炎培、邵力子、李叔同、蔡鍔、鄒韜奮、嚴雋琪、陳敏章、王振義、陳竺等。在中國科學院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,有200余位交大校友;在國家23位“兩彈一星”功臣中,有6位交大校友;在18位國家*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,有3位來自交大。交大創造了中國近現代發展史上的諸多“**”:中國*早的內燃機、*早的電機、*早的中文打字機等;新中國**艘萬噸輪、**艘核潛艇、**艘氣墊船、**艘水翼艇、自主設計的**代戰斗機、**枚運載火箭、**顆人造衛星、**例心臟二尖瓣分離術、**例成功移植同種原位肝手術、**例成功搶救大面積**病人手術,**個大學翻譯出版機構,數量**的地方文獻,國內**位歐洲科學院人文社科院士等,都凝聚著交大師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。改革開放以來,一批年輕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、各行各業嶄露頭角。
截至2013年12月,學校共有28個學院/直屬系,24個直屬單位,12家附屬醫院,全日制本科生16099人、研究生26286人(其中博士研究生6108人);有專任教師2851名,其中教授872名;中國科學院院士18名,中國工程院院士22名,中組部**“千人計劃”1名,“千人計劃”長期項目71名、外專項目6名、短期項目7名,“青年千人”56名,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共117名,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8名,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(973計劃)**科學家30名,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**科學家14名,國家基金委**研究群體9個,教育部**團隊20個。
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4個,涵蓋經濟學、法學、文學、理學、工學、農學、醫學、管理學和藝術等九個學科門類;擁有***教學及人才培養基地11個,***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,***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,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,上海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;有***教學團隊8個,上海市教學團隊15個;有***教學名師8人,上海市教學名師36人;有***精品課程46門,***視頻公開課13門,***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8門,上海市精品課程134門;有***雙語示范課程7門,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語課程6門。
學校現有**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6個,覆蓋經濟學、法學、文學、理學、工學、農學、醫學、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;**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7個,覆蓋全部13個學科門類;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;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1個;9個國家**重點學科,1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,7個國家重點(培育)學科,上海市重點建設的學科數55個;28個博士后流動站;1個國家實驗室(籌),8個國家重點(級)實驗室,5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,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,2個***研發中心,1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,1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,4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,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,30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,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,6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,1個國家社科基金決策咨詢點,2個文化部文化產業研究基地,8個上海市理論**基地、智庫和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工作室,3個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,1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。
科學研究與科技**水平不斷提高。2013年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和經費數連續四年國內**。SCI收錄論文數等指標連續多年名列國內高校前茅,2012年度SCI收錄論文數4147篇,繼續保持國內高校**;2003-2012年SCI收錄論文累積被引23655篇、171550次,繼續保持國內高校第三;“表現不俗”論文1041篇,居國內高校第三;在各學科期刊影響因子前十分之一的期刊發文達到409篇,居國內高校第四;作為**作者發表國際合著論文753篇,居國內高校第三;4篇論文入選“2012年中國百篇*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”,居國內高校第三;國內科技論文數7650篇,國內被引34028次,繼續保持國內高校**。2012年SSCI和A&HCI收錄論文231篇,位列國內高校第三。
擁有“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系統關鍵技術與設備”、“巨型重載操作裝備的基礎科學問題”、“中、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解剖分析系統”、“3500米深海觀測和取樣型ROV系統”、“無纜水下機器人”、“深潛救生艇”、“潛艇噪聲振動控制設計及其應用”、“阻燃鎂合金及其應用關鍵技術研究”、“轎車車身制造質量控制”、“納微尺度流體流動與傳熱傳質的基礎研究”、“原位復合自生增強Ti基復合材料、Mg-Li基復合材料研究”、“二代高溫超導帶材制備技術研究”、“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備及自組裝”、“全氟離子膜關鍵技術研究”、“A-I型短指癥致病基因的研究”、“DNA大分子上的一種新的硫修飾”、“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”、“組織工程學重要基礎科學問題研究”、“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變化的分子機理研究”、“白血病、紅細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統相關**研究”、“成年哺乳動物雌性生殖干細胞的發現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”、“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醫學基因組學研究獲突破”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。“揭示兩種天然產物靶向特異蛋白**白血病的機制”,以及參與的“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”共同入選2012年度“中國科學十大進展”。
上海交通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,悠久的辦學傳統,奮發圖強的發展歷程,特別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,為國內外所矚目。這所英才輩出的百年學府正乘風揚帆,以傳承文明、探求真理為使命,以振興中華、造福人類為己任,向著“綜合性、研究型、國際化”的世界**大學目標奮進!
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3872號